2015年1月14日 星期三

龍的傳說

龍的傳說

龍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靈之一,是華夏民族尊奉的獨特神物。
牠的形象似多種動物融合而成,非禽非獸,非蟲非魚,身上有麟,頭上有角,嘴邊有鬚,足似鷹爪,能上天入地,會翻雲覆雨,稱之為神龍。
古代神仙多乘龍而行,古代帝王也以「真龍天子」自居,穿龍袍,居龍閣。 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龍一直佔著重要地位,被視為中華民族的化身,稱之為龍的傳人。
龍的傳說有很多,龍的出處也有很多的說法,有的說是由印度傳入的、有的說是中國星宿變成的。在中國龍的地位就遠高於印度。在中國龍是神物、是至高無上的,也是皇帝的象徵。
是東方的代表、五行中是屬木的,也因青色是屬木的、故此有左青龍、右白虎的說法。
山海經載:
東方有句芒,身鳥人面,乘兩龍
南方有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
西方有蓐收,左耳有蛇,乘兩龍。。
北方有禺疆,黑身手足,乘兩龍。
書中所記載比較有趣的是,龍都是用來騎乘的。
在佛教中,龍的梵語叫「那伽」,長身、無足、蛇屬之長也,八部眾之一,有神力,變化雲雨。
大智度論云:那伽、秦言龍。
善見論云:龍者長身無足。
又云:天龍一鱗蟲耳,得一滴之水,散六虛以為洪流。
又云:龍得小水以降大雨。
五不思議之中有龍之不思議。
孔雀王經、大雲經等說諸龍王是佛法護持。
在諸部佛經中,說到「龍」是一種變化極大的神物,不可思議的。
印度教及中國道教,把龍說得神乎其神,所謂「神龍見其首,不見其尾。」
左傳載:魯昭公十九年(西元前五二三年),鄭國發洪水,人們見到有兩條龍在鄭都城門外相鬥;魯昭公廿九年(西元前五一三年),晉國洪水後有龍出沒在晉都絳城的郊野上。
古書南越志記載:秦始皇時候,嶺南端溪有一個姓溫的老太太,在水邊揀到一個蛋。十幾天后,孵出一個怪物,形如「守宮」。怪物長到二尺時,能入水捕魚。長到四五尺後,就順江水游走。過了幾年這個怪物從江中游回來,已經成為一條金光閃閃的巨龍。溫老太非常高興說:「龍子又回來了」
後漢書載:東漢延熹七年(西元一六四年)六月三十日,河南野王山上曾發現一條死龍,長約十丈。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又分別代表了四方的二十八星宿,廿八星宿中,東方七宿之角、亢、氐、房、心、尾、箕,古人列為龍的形象,位於東方,按陰陽五行五方配色之說,東方色青,故曰「青龍」。
龍是東方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這七宿的形狀又極似龍形,角是龍的角,亢是頸項,氐是頸根,房是膀,是脅,心是心臟,尾是尾,箕是尾末。
四靈:麟是百獸之長,鳳是百鳥之長,龜是百介之長,龍是百鱗之長。
頭有角的為公龍;雙角的稱為龍,單角的稱為蛟;無角的稱為螭,古時玉佩常有大小雙龍,仍稱母子螭。
在十二生肖中,龍是最特殊的動物,唯獨它是無法証明,曾經出現過的,子虛烏有的人造物,其餘十一種都是大自然的產物。據說龍年出生之人,潛力及能量很大,喜歡大刀闊斧、承擔重要責任,性格早熟、急躁、狂熱、傲慢、狂妄自大、勇往直前,屬於成功的人,樂意做出重大貢獻。屬鼠、虎、兔、龍、馬、羊、猴、雞和豬的人喜歡和屬龍的人做伴,喜歡他的美麗和力量。
龍王:
古代傳說中的四靈之首,靈獸之王,始以六朝五代時期,宋朝以後各地建龍王廟,天旱時百姓向其求雨。明成祖封龍為王,開拜祭龍王之風氣。
黃帝乘龍:
是接近帝王權臣依附權勢的意思。傳說黃帝昇天時,有一飛龍來迎接,黃帝就乘龍昇天了。其大臣也想昇天,乃扯住龍髯,結果扯落了龍髯也沒上去,只好望天號哭。
龍抬頭:
傳說驪山大旱,有個青年農民受土地公指點找水,千辛萬苦找到降龍木,去到小龍住的河邊攪渾河水。小龍被攪的頭昏腦脹,就竄出水面與青年水生搏鬥。青年水生吃下土地公送的二個仙桃,力大無窮,躍上龍背,揮起降龍木就打。小龍打敗,只好前往驪山播雨。
那天剛好是二月初二,自此二月初二起下雨,俗稱龍抬頭。
鯉魚跳龍門:
在山西省河津縣西北,和陝西省韓縣東北峭壁對峙,名叫龍門,每逢暮春時節,就有鯉魚蜂擁而來,頂著激流,騰跳而上。傳說鯉魚如能跳上龍門以上的水道,即有雲雨相隨,變化成龍。
又有龍性淫旳說法,和牛交時生麒麟、和豬交時生象。又有龍生九子,都不像
龍的說法:
長子名囚牛:
它平身喜愛音樂,故常立在琴頭上。如漢族的胡琴,白族的三弦琴等。而蒙古的馬頭琴也可能是囚牛的變種。
二子名睚毗:
它平身愛殺生,所以多被安在兵器上,用以威攝敵軍。同時又用在儀仗上,以顯得更加威嚴。
三子名嘲風:
是隻獸形龍,樣子有點像狗,它善於瞭望,故多安在殿角上。據說可以威攝妖魔、消滅災禍。
四子名蒲牢:
喜歡吼叫,人們就把它安在鐘上,大多是蒲牢的形象。據說它是住在海濱的,但卻十分怕鯨魚,一但鯨魚發起攻擊,它就會嚇得亂叫。人們把木杵造成鯨的形狀,以令銅鐘格外響亮。
五子名狻猊:
形似獅子。隨佛教傳入中國的,所以性格有點像佛。它好安靜、又愛煙火。所以往往把它安在佛位上或香爐上,讓它為佛門護法。
六子名霸下,又名贔屭:
樣子似龜。相傳上古時它常背起三山五嶽來興風作浪。後被夏禹收服,為夏禹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治水成攻後,夏禹就把它的功績,讓它自己背起。故中國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七子名狴犴,又名憲章:
樣子像虎。相傳它主持正義,而且能明是非,因此它被安在獄門上下、衙門大堂兩則、以及官員出巡時肅靜迴避的木牌上端,以維護公堂的肅然之氣。
八子名負屭:
因它喜愛文學,故多安在石碑的兩則。
九子名螭吻,又名鴟尾:
魚形的龍。相傳是大約在南北朝時,隨佛教傳入的。它是佛經中,雨神座下之物,能夠滅火。故此,因螭吻由此變化出來,所以它多安在屋脊兩頭,作消災滅火的功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