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窯賦(宿命論)呂蒙正
蓋聞、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蜈蚣百足,行不如蛇;雉雞兩翼,飛不如鳥。馬有追風之雄,無人不能自往;人有凌雲之志,非運不能騰達。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屈。文章蓋世,孔子尚困於陳邦;武略超群,太公垂釣於渭水。盜跖長生,豈是善良之輩;顏回命短,實非凶惡之徒。堯帝稱聖,卻生不肖之子;瞽眅頑呆,反生大孝之兒。張良原是布衣;蕭何曾為筆史。晏子身形短劣,封為齊國首相;孔明臥居草蘆,能做蜀漢軍師。李廣有射虎之威,到老官無半封;馮唐有安邦之志,白髮終生不遇。楚霸英雄,難免烏江自刎;漢王雖弱,享有萬里山河。伍員乞食於吳市,韓信受辱於跨下,及至運到,腰懸王印,一旦時衰,傷於陰人之手。王翦收趙,統領百萬雄兵,主上猜疑,卒至身首兩分。人生在世,有先富而後貧,有先貧而後富,有少壯而老衰。有少年得志、有中年得志、有老年得志。青年美婦卻配愚蠢之夫,俊俏才郎卻配粗醜之婦。才疏學淺,少年登科及第;滿腹文章,皓首仍在深山。青樓妓女時來配作夫人,閏閣嬌娥運舛反為娼妓。蛟龍未遇,潛身於魚蝦之中;君子失時,拱手於小人之下。初貧君子常存禮義之容,乍富小人不脫賤寒之體。時雖不足,只宜守分安心,心存不欺,必有榮華之日。天不得時,三光失曜;地不得時,草木不生;海不得時,風浪不平;人不得時,運道不通;人若不依根基,誰不欲富貴也。吾昔日被困破窯,日則求於僧膳,夜則宿於破窯,思衣不能遮其體,思食不能充其飢,上人憎,下人厭,人道吾賤,非吾賤也,此乃時也、運也、命也,非吾之所能也。今日官居極品,位列三台,有打百僚之杖,有斬小人之劍,屈膝於一人之下,立身於萬人之上,思衣有羅絹千箱,思食有珍饈百味,上人趨,下人羨,人道我貴,非吾貴也,亦乃時也、運也、命也,非吾之所能也。蓋、人生各有其時,富貴不可享盡、貧窮不可欺盡、權?不可使盡,此乃天理循環,終而復始者也。人能知足,不怨天地,順天理立善造命運也。
嘆世詩一首:
鶉衣百結不堪縫,一片飛西一片東,朝怕嶺頭雲蔽日,暮驚洞口鵲呼風。
半斤米栗無能買,滿腹文章總是空,幾度欲投江海去,術人許我有三公。
貧窮如虎,驚走六親,心正無虧,亦得安康。
人貧志短語言低,馬瘦毛長無力嘶,得意貓兒雄似虎,失群鸞鳳不如雞。
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命裡未逢君且待,寬宏大量成富貴。
認命、知命、然後聽天可也。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屈。
*人生在世,有先富而後貧,有先貧而後富。
*有少年得志、有中年得志、有老年得志,有少壯而老衰。
*時雖不足,只宜守分安心,心存不欺,必有榮華之日。
*人若不依根基,誰不欲富貴也。
*時也、運也、命也,非吾之所能也。
*富貴不可享盡、貧窮不可欺盡、權?不可使盡。
*人能知足,不怨天地,順天理立善造命運也
*心正無虧,亦得安康。*命裡未逢君且待,寬宏大量成富貴。
*認命、知命、然後聽天可也。
.
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
2009年11月23日 星期一
徃生者(入木)儀式
喪 禮
死,人生之終也。為人子者哀,乃人之常情,而遵喪禮,盡孝道,為我傳統美德。故儒家特重視喪葬,而制有喪禮。自佛教傳入之後,俗信地獄之說,遂有僧道點綴其中,成為一般之喪葬習俗。近來雖隨時代演變而漸趨簡化,但卻另又產生不正常新惡俗,互相效尤,令人歎息。子曰:「喪,與其易也寧戚」,禮記中亦云:「斂首足形,還葬而無楟,稱其財,斯之謂禮」。合禮與否,全在於心意表達是否誠敬,而不在乎競相舖張,以奢華為榮。
茲將古昔一般喪葬習俗概述於後,供識者改進參考:
一、徙舖:當人彌留時,即移出廳堂,俗曰「搬舖」。凡男女中年以上,有配偶子嗣者,死則謂之壽終。依古例,男徒正寢(左側),女徙內寢(右側)。因此訃文中男稱「壽終正寢」,女稱「壽終內寢」,使死者能在家中最善美之處而安。俗以死在床上,魂將被吊床中、不能超度,故夭折者雖移廳堂,亦須移於床下。
二、拜腳尾飯:待氣絕即舉哀。以一碗飯上插一雙箸,置鴨蛋一個,稱「腳尾飯」及油燈一盞,俗稱「腳尾燈,或稱「長明燈」,焚香哀哭,燒冥幣祭拜,稱「拜腳尾飯」。為死者食用、照冥路及路費。此儀,據傳古昔荒蕪多蟲獸,為防蟲蟻慕屍味而聚,乃撒飯於屍周,粒食與蟲蟻,並焚火驅獸毋害屍,而相沿演變為今之拜腳尾飯、焚燒紙之儀。
三、守舖:舖草席於屍側,或坐或臥,日夜守屍曰「守舖」,俗傳:「屍最忌貓,貓跳過屍,即屍起行走,遇人緊抱不脫,若衝閾則倒」,故日夜守舖,一盡孝心,二防不測。
四、報喪:喪即報知親戚,報喪不得入人家屋內。母喪,即帶白布報母外家,稱「報白」。女兒聞喪自外歸來,半途即悲聲哀哭,俗曰「哭路頭」。將至家前即匍匐而進,至門前跪地哀哭,俟孝眷自內哭應點香出廳,接香跪拜後,方得進內瞻仰遺容。親戚往弔,稱「探舖」,子孫哀哭迎接。母喪,接舅、妗,曰「接外家」,即門前擺香案,孝眷匍匐哀哭跪接,外家即掀起桌帷,以示責備之意。舊時俟外家來弔,方可入殮,以示善終。
五、居喪:死者斷氣起遺族即服喪,曰「居喪」。去裝飾、皮鞋等,子女、兒媳、長孫改穿藍色素衣,其他卑族穿白色素衣。居喪中遺族不入廚房理中饋,曰「斷灶」。
六、豎魂帛:屍蓋上白布,自首至足,屍跡不露。又以布帷遮住神明及祖先牌位,以免觸犯,俟入殮後始卸。另立以白厚紙,書上死者名諱及死亡年月日,作魂帛暫代位牌,曰「豎魂帛」,為道僧招魂之用。並請道僧(烏頭司公)於死者靈前誦經,為亡靈開冥路,謂「開魂路」。
七、喪服:央人縫製喪服,並備草鞋、草箍(麻布圈以稿繩,孝男戴)、孝杖(竹端包麻布,孝男、長孫用)等。喪服,依與死者關係親疏,制有區別:
麻布:子女、兒媳、長孫用之,為最重孝。
苧布:孫、甥、姪用心,為次重孝。
白布:與死者同輩或外親用之。
紅布:死者第四代孫用心,含有四代同堂為榮之意。
八、入殮:依日師擇之吉日良辰,將屍安放於棺內,俗稱「入木」。須經下列儀式:
(一)買水:入木前,屍須先洗淨。洗屍之水,須用活水。故孝男穿孝服,捧新缽至河邊,焚冥紙,盛河水回家,稱「買水」。以白布沾缽水,拭掙死者。
(二)穿壽衣:拭淨後,為死者理髮、梳粧,換壽衣,俗稱「張穿」。依年齡之高低,壽衣穿有三重、五重、七重等之分。必須奇數,蓋喪事只可單,不可雙也。
(三)接棺:棺木將至,孝眷即匍匐出門,哀哭跪接,曰「接棺」,先燒紙,嗣奉入廳中。
(四)辭生:入殮之前,以飯、鴨蛋、豆腐、青菜等六碗或十二碗,供拜死者,稱「辭生」,以為告別死者。而道僧即以供食狀,吉語相告。
(五)入殮:棺木內先舖茶葉、草紙、木炭及殉葬物等,待吉辰至,孝男抬死者首足,土公仔(棺木杠夫)即助其安放棺內,頭以草紙固定,俗稱「入木」。此時切忌抬屍人影投於屍上,或眼淚滴下棺內。孝眷即環跪棺旁哀哭。
(六)回西方:搭棚設壇,懸掛佛像、地獄圖等,於入殮之後,即請道僧誦經做法事,藉佛力超度亡魂,免墮地獄而往西方佛國,曰「回西方」。
九、擱棺:安葬須擇黃道吉日,且須請地理師尋覓墳墓福地費時,致停柩日久,稱「擱棺」,俗稱「打桶」。如打桶過久,需僱工油漆棺木,以防屍味外洩。古時櫚棺之風甚熾,今則少見。
十、出殯:以日師擇定良辰吉日出殯,俗曰「出山」。其儀式概述如下:
(一)擺祭:將棺木移於屋外,俗稱「移柩」後,舉行「擺祭」。除喪家備牲醴等外,出嫁女兒須備豬頭供祭。孝眷、女婿等依序奠酒跪拜,嗣由親朋等弔祭。
(二)封棺:祭罷即行封棺之儀,俗曰「封釘」。孝眷環跪棺旁,隨司公高唱吉語,以「有喔」呼應。男喪由死者親族,女喪請外家行封釘。先由棺蓋四端已打牢固之釘上,用斧頭作打釘狀,最後打棺中央一釘,稱「子孫釘」。釘畢送紅包與封釘人,孝男即用牙齒拔起子孫釘,供於魂帛。司公所唱吉語如左:
「一點東方甲乙木,子孫代代居福祿。
二點南方丙丁火,子孫代代發家伙。
三點西方庚辛金,子孫代代發萬金。
四點北方壬癸水,子孫代代大富貴。
五點中央戊己土,子孫代代如彭祖」。
(三)旋棺:封釘畢,個僧即引導孝券繞棺三次,曰「旋棺」。俟棺木蓋上棺章,女眷即倚棺哀哭,俗稱「哭棺柴頭」。哭罷即發引安葬。
(四)出殯行列:
地理師乘轎引導。
路鼓。
獻紙錢(擲紙錢與路上野魂以免搗亂)。
孝女執草龍(俗稱火把,以稻草綑束,長數尺,先端焚燒生煙)為照明引路(古昔用火把以防野獸,相沿而來)。
女婿、孫婿執銘旌(書死者銜名白長旗。
洗路(弄鐃鈸)。
吉大門燈(書家姓之大燈籠)。
輓聯輓幛、花環、藝閣、化裝隊、樂隊等。
大鼓亭。
香亭。
子孫亭。
紙轎(塗紙轎,子孫扛)。
司公(道僧)。
靈柩,孝男扶棺而行。
大孫轎(又稱魂轎)。
執幢幡。
孝券,女眷則由一男人用白長布條曳引,執布條一路哀哭而行,以免分靜。
最後為執拂(送葬)來賓。
送葬者,親戚幼輩頭綁白布,平輩左手綁白布,長輩白布綁腰,外家白布綁半肩之分。至小段行程,喪子等即跪地向送葬來賓,拜謝並請止步。外家則送至門口止步。
十一、點主:舊俗點主在墓地舉行。俟靈柩安放墓前,即請官人或學者為點主官(通常道僧代行)行點主。將靈牌上神主之主字上面一點從缺,彷如王字。孝男背神主面向東,跪於地上。點主管執新筆,沾雄雞冠鮮血(今則改為沾朱墨),隨道僧高唱吉語,點「王」為「主」後,向東或墓後擲棄筆。再執新筆蘸墨點黑.即點主告成。孝眷即匍匐叩謝點主官,黑墨筆攜回。點主吉語如下:「我今握筆對天庭,二十四山作聖靈,孔子賜我文章筆,萬事由我能作成。點天天清,點地地靈,點人人長生,點主主有靈,點斤斤會拿,點腳腳會行。點上添來一點紅,代子孫成富翁。王字頭上加一點,子孫興旺萬年享。一筆舉起指東方,孝券人等大吉昌。王字頭上加一點,世代榮華萬萬年。一筆舉起指上天,孝門富貴子孫賢,點得房房生貴子,富貴榮華享無疆」。
十二、安葬:良辰至,即收祀后土,將靈柩奉安入穴,俗稱「落葬」。
(一)放栓:入穴前將棺木穿氣孔,曰「放栓」,使屍體與地氣相通。
(二)落葬:落葬之先,地理師(堪輿家)捧羅庚(羅盤)禱告,高唱:「手捧羅庚八卦神,盤古初開天地人,九天玄女陰陽法,曾傳凡間楊救貧,南山石上鳳凰飛,正是楊公安葬時,年通月利無忌,此日當開生龍口,緊來引進大封君 太孺人。前面有山山拱秀,後面有屏鎮龍基,前有朱人丁量,後是玄武鎮明堂,左有青龍送財寶,右是白虎進田園,祿到山前人富貴,馬到山後財丁旺,吾奉太上老君,進!」,即靈柩入穴,放正方位安棺。有時地理師嫌喪家紅包薄,禱告吉語即從簡,僅唱:「良辰吉日天地開,面前吉日鳳凰來,前進葬,後得財,富貴即時來,進!」,寥寥幾句,敷衍了事。
(三)撒五穀:埋罷,地理師高唱:「進好好,乎(給)汝子孫長古老」。嗣即孝券隨道僧引導,繞墓三次。繞罷,再由地理師一面高唱吉語,一面將備於斗內心五穀、硬幣、鐵釘撒於墓上人吉語如下:「一撒東方甲乙木,代代子孫受天福。二撒西方庚計金,代代子孫出公卿。三撒南方丙丁火,代代子孫發家伙。四撒北方壬癸水,代代子孫富貴隨。五撒中央戊已土,代代子孫壽彭祖。現在五穀撒落土,代代子孫出大官虎。五奉九天玄女勒!」。撒五穀後取墓土一塊放入斗灸嗣即道僧斗內五穀豐登,財丁興旺,家業騰達。分五穀吉語如下:「一要人丁千萬口。二要財寶儘豐盈。三要子孫當量盛。四要頭好聰穎。五要登科會趁早。六要牛馬結成群。七要南北山府庫。八要壽命真永長。九要家財石崇富。十要富貴永無疆。五穀平分,百子千孫。
(四)返主:分罷五穀,神主放入斗內,與斗久留存少許五穀等,由長孫「魂轎」攜回,稱「返主」。安葬儀式畢返家後,喪家備餐請道卻、抬棺工人或其他工作人員。
舊時餐用豬肉都切成三角形,別於平時心切法,故俗稱「吃三角肉」則有參與喪式之意。而券則菜肴放置於監湖(簸箕),蹲於地上用餐,以表孝道。
喪儀完結,出嫁女兒及親戚歸家時,喪家須送發粿(含意居達)。桶箍(含意闔家園圓)、菜(台語與久音同,含意長壽(等物貼上紅紙,帶回家以討吉利。而喪家不得打招呼,如請其再來等(因喪事不可再)。
十三、做功德:它葬後搭棚設壇,長孫女執傘遮蓋桌上魂帛,面向壇坐於壇前,請司公(道僧)誦經做法事,俗稱「做司」。本以死者之名施功德,以贖生前罪孽,而藉佛力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惟所做法事,不祇「開魂路」、「做功德」等,且雜有走赦馬(司公數人,手執紙馬、紙人作追逐遊戲)、弄鐃(以鐃鈸作各種演技)、挑經(一司公挑經卷,作難分難捨狀過奈河橋,使孝券悲憫而擲錢施捨(、放燄口(口火吐火)等雜技表演。故古時有一諧聯曰:「孝子報親恩,無工無不可。儒生從道教,其然其豈然」,識者所不以為然也。
十四、圍庫錢:做司後,孝券圍繞燒冥紙及紙製庫官庫吏,曰「圍庫錢」。因恐被別家亡魂劫掠,故圍守庫錢也。俗信庫錢可付托死者,轉交與早先亡故之親屬,稱「寄庫」,故多燒而不與子媳參加圍燒,恐被亡故家屬冒收也。
十五、安靈:返主拜懺後設靈桌,上置魂身(仿死者紙像)、魂帛,兩帝置桌頭嫺(紙製僕婢各一),魂帛前置香爐、靈燭、油燈等物件,桌旁放幢幡,稱「靈」或「安靈」。富者僱「糊紙匠」設富麗孝堂,俗稱「結靈壇」。靈位於除靈時撤除,靈桌往昔多棄於效外。
(一)孝飯:自靈時起,每日早晚於前供飯(飯上插箸一雙,菜湯一碗)及洗臉盆、毛巾,稱「拜孝飯」,祭拜燒冥紙。拜孝飯時女眷須於靈前哀哭,曰「叫起叫睏」一直至除靈止。
(二)做七:死後每隔七日,做七一次,稱「做七」。做七應備牲醴菜肴奠祭。倘遇農曆初七、十七、二十七,稱「撞七」,提前一日半夜做七。死後第七日稱第七日稱「頭七」,俗以死者此日始知己死,亡靈將歸宅哀哭,故於午夜後即哀哭致祭至中午,前延請道僧誦經,開魂路,舉行法懺。二、四、六七為小七,奠祭從簡。三七為「查某子(女兒)七」應早出嫁女兒奠祭,仍請道僧誦經做功德,儀式隆重。五七為「查某孫仔(姪女)七」或稱「親房七」由族親致祭。七七為尾七,仍請道僧法懺奠祭。
做七除上壽者照七七四十九日為尾七外,未上壽者即俗所謂「死人快過日」,一般多自二七起短為六日,因此實則做尾七為第四十三日。
十六、除靈:俗於死後一百日前後,擇吉日舉行奠祭,稱「做百日」。飯肴須稍為豐盛,並請道房屋與「魂身」一併焚人供死者居住。古俗力有除靈次日,孝婦除孝服,理髮沐浴換素衣,至寺廟行香後,始可回娘家省親,曰「行圓」,孝男亦於除靈後始可理髮。俗信百日久為不淨之身,大吉祥頗受禁忌。除靈後即早「精孝」換為「幼孝」,稱「換孝」。
十七、做對年:死後一週年祭,俗稱「做對年」。死者始合祀於祖先牌位,稱「合爐」,並即「脫孝」。在帶孝期內,喪家年節不作粿粽之類,由親戚餽贈。
(摘錄自「民雄鄉誌」)
死,人生之終也。為人子者哀,乃人之常情,而遵喪禮,盡孝道,為我傳統美德。故儒家特重視喪葬,而制有喪禮。自佛教傳入之後,俗信地獄之說,遂有僧道點綴其中,成為一般之喪葬習俗。近來雖隨時代演變而漸趨簡化,但卻另又產生不正常新惡俗,互相效尤,令人歎息。子曰:「喪,與其易也寧戚」,禮記中亦云:「斂首足形,還葬而無楟,稱其財,斯之謂禮」。合禮與否,全在於心意表達是否誠敬,而不在乎競相舖張,以奢華為榮。
茲將古昔一般喪葬習俗概述於後,供識者改進參考:
一、徙舖:當人彌留時,即移出廳堂,俗曰「搬舖」。凡男女中年以上,有配偶子嗣者,死則謂之壽終。依古例,男徒正寢(左側),女徙內寢(右側)。因此訃文中男稱「壽終正寢」,女稱「壽終內寢」,使死者能在家中最善美之處而安。俗以死在床上,魂將被吊床中、不能超度,故夭折者雖移廳堂,亦須移於床下。
二、拜腳尾飯:待氣絕即舉哀。以一碗飯上插一雙箸,置鴨蛋一個,稱「腳尾飯」及油燈一盞,俗稱「腳尾燈,或稱「長明燈」,焚香哀哭,燒冥幣祭拜,稱「拜腳尾飯」。為死者食用、照冥路及路費。此儀,據傳古昔荒蕪多蟲獸,為防蟲蟻慕屍味而聚,乃撒飯於屍周,粒食與蟲蟻,並焚火驅獸毋害屍,而相沿演變為今之拜腳尾飯、焚燒紙之儀。
三、守舖:舖草席於屍側,或坐或臥,日夜守屍曰「守舖」,俗傳:「屍最忌貓,貓跳過屍,即屍起行走,遇人緊抱不脫,若衝閾則倒」,故日夜守舖,一盡孝心,二防不測。
四、報喪:喪即報知親戚,報喪不得入人家屋內。母喪,即帶白布報母外家,稱「報白」。女兒聞喪自外歸來,半途即悲聲哀哭,俗曰「哭路頭」。將至家前即匍匐而進,至門前跪地哀哭,俟孝眷自內哭應點香出廳,接香跪拜後,方得進內瞻仰遺容。親戚往弔,稱「探舖」,子孫哀哭迎接。母喪,接舅、妗,曰「接外家」,即門前擺香案,孝眷匍匐哀哭跪接,外家即掀起桌帷,以示責備之意。舊時俟外家來弔,方可入殮,以示善終。
五、居喪:死者斷氣起遺族即服喪,曰「居喪」。去裝飾、皮鞋等,子女、兒媳、長孫改穿藍色素衣,其他卑族穿白色素衣。居喪中遺族不入廚房理中饋,曰「斷灶」。
六、豎魂帛:屍蓋上白布,自首至足,屍跡不露。又以布帷遮住神明及祖先牌位,以免觸犯,俟入殮後始卸。另立以白厚紙,書上死者名諱及死亡年月日,作魂帛暫代位牌,曰「豎魂帛」,為道僧招魂之用。並請道僧(烏頭司公)於死者靈前誦經,為亡靈開冥路,謂「開魂路」。
七、喪服:央人縫製喪服,並備草鞋、草箍(麻布圈以稿繩,孝男戴)、孝杖(竹端包麻布,孝男、長孫用)等。喪服,依與死者關係親疏,制有區別:
麻布:子女、兒媳、長孫用之,為最重孝。
苧布:孫、甥、姪用心,為次重孝。
白布:與死者同輩或外親用之。
紅布:死者第四代孫用心,含有四代同堂為榮之意。
八、入殮:依日師擇之吉日良辰,將屍安放於棺內,俗稱「入木」。須經下列儀式:
(一)買水:入木前,屍須先洗淨。洗屍之水,須用活水。故孝男穿孝服,捧新缽至河邊,焚冥紙,盛河水回家,稱「買水」。以白布沾缽水,拭掙死者。
(二)穿壽衣:拭淨後,為死者理髮、梳粧,換壽衣,俗稱「張穿」。依年齡之高低,壽衣穿有三重、五重、七重等之分。必須奇數,蓋喪事只可單,不可雙也。
(三)接棺:棺木將至,孝眷即匍匐出門,哀哭跪接,曰「接棺」,先燒紙,嗣奉入廳中。
(四)辭生:入殮之前,以飯、鴨蛋、豆腐、青菜等六碗或十二碗,供拜死者,稱「辭生」,以為告別死者。而道僧即以供食狀,吉語相告。
(五)入殮:棺木內先舖茶葉、草紙、木炭及殉葬物等,待吉辰至,孝男抬死者首足,土公仔(棺木杠夫)即助其安放棺內,頭以草紙固定,俗稱「入木」。此時切忌抬屍人影投於屍上,或眼淚滴下棺內。孝眷即環跪棺旁哀哭。
(六)回西方:搭棚設壇,懸掛佛像、地獄圖等,於入殮之後,即請道僧誦經做法事,藉佛力超度亡魂,免墮地獄而往西方佛國,曰「回西方」。
九、擱棺:安葬須擇黃道吉日,且須請地理師尋覓墳墓福地費時,致停柩日久,稱「擱棺」,俗稱「打桶」。如打桶過久,需僱工油漆棺木,以防屍味外洩。古時櫚棺之風甚熾,今則少見。
十、出殯:以日師擇定良辰吉日出殯,俗曰「出山」。其儀式概述如下:
(一)擺祭:將棺木移於屋外,俗稱「移柩」後,舉行「擺祭」。除喪家備牲醴等外,出嫁女兒須備豬頭供祭。孝眷、女婿等依序奠酒跪拜,嗣由親朋等弔祭。
(二)封棺:祭罷即行封棺之儀,俗曰「封釘」。孝眷環跪棺旁,隨司公高唱吉語,以「有喔」呼應。男喪由死者親族,女喪請外家行封釘。先由棺蓋四端已打牢固之釘上,用斧頭作打釘狀,最後打棺中央一釘,稱「子孫釘」。釘畢送紅包與封釘人,孝男即用牙齒拔起子孫釘,供於魂帛。司公所唱吉語如左:
「一點東方甲乙木,子孫代代居福祿。
二點南方丙丁火,子孫代代發家伙。
三點西方庚辛金,子孫代代發萬金。
四點北方壬癸水,子孫代代大富貴。
五點中央戊己土,子孫代代如彭祖」。
(三)旋棺:封釘畢,個僧即引導孝券繞棺三次,曰「旋棺」。俟棺木蓋上棺章,女眷即倚棺哀哭,俗稱「哭棺柴頭」。哭罷即發引安葬。
(四)出殯行列:
地理師乘轎引導。
路鼓。
獻紙錢(擲紙錢與路上野魂以免搗亂)。
孝女執草龍(俗稱火把,以稻草綑束,長數尺,先端焚燒生煙)為照明引路(古昔用火把以防野獸,相沿而來)。
女婿、孫婿執銘旌(書死者銜名白長旗。
洗路(弄鐃鈸)。
吉大門燈(書家姓之大燈籠)。
輓聯輓幛、花環、藝閣、化裝隊、樂隊等。
大鼓亭。
香亭。
子孫亭。
紙轎(塗紙轎,子孫扛)。
司公(道僧)。
靈柩,孝男扶棺而行。
大孫轎(又稱魂轎)。
執幢幡。
孝券,女眷則由一男人用白長布條曳引,執布條一路哀哭而行,以免分靜。
最後為執拂(送葬)來賓。
送葬者,親戚幼輩頭綁白布,平輩左手綁白布,長輩白布綁腰,外家白布綁半肩之分。至小段行程,喪子等即跪地向送葬來賓,拜謝並請止步。外家則送至門口止步。
十一、點主:舊俗點主在墓地舉行。俟靈柩安放墓前,即請官人或學者為點主官(通常道僧代行)行點主。將靈牌上神主之主字上面一點從缺,彷如王字。孝男背神主面向東,跪於地上。點主管執新筆,沾雄雞冠鮮血(今則改為沾朱墨),隨道僧高唱吉語,點「王」為「主」後,向東或墓後擲棄筆。再執新筆蘸墨點黑.即點主告成。孝眷即匍匐叩謝點主官,黑墨筆攜回。點主吉語如下:「我今握筆對天庭,二十四山作聖靈,孔子賜我文章筆,萬事由我能作成。點天天清,點地地靈,點人人長生,點主主有靈,點斤斤會拿,點腳腳會行。點上添來一點紅,代子孫成富翁。王字頭上加一點,子孫興旺萬年享。一筆舉起指東方,孝券人等大吉昌。王字頭上加一點,世代榮華萬萬年。一筆舉起指上天,孝門富貴子孫賢,點得房房生貴子,富貴榮華享無疆」。
十二、安葬:良辰至,即收祀后土,將靈柩奉安入穴,俗稱「落葬」。
(一)放栓:入穴前將棺木穿氣孔,曰「放栓」,使屍體與地氣相通。
(二)落葬:落葬之先,地理師(堪輿家)捧羅庚(羅盤)禱告,高唱:「手捧羅庚八卦神,盤古初開天地人,九天玄女陰陽法,曾傳凡間楊救貧,南山石上鳳凰飛,正是楊公安葬時,年通月利無忌,此日當開生龍口,緊來引進大封君 太孺人。前面有山山拱秀,後面有屏鎮龍基,前有朱人丁量,後是玄武鎮明堂,左有青龍送財寶,右是白虎進田園,祿到山前人富貴,馬到山後財丁旺,吾奉太上老君,進!」,即靈柩入穴,放正方位安棺。有時地理師嫌喪家紅包薄,禱告吉語即從簡,僅唱:「良辰吉日天地開,面前吉日鳳凰來,前進葬,後得財,富貴即時來,進!」,寥寥幾句,敷衍了事。
(三)撒五穀:埋罷,地理師高唱:「進好好,乎(給)汝子孫長古老」。嗣即孝券隨道僧引導,繞墓三次。繞罷,再由地理師一面高唱吉語,一面將備於斗內心五穀、硬幣、鐵釘撒於墓上人吉語如下:「一撒東方甲乙木,代代子孫受天福。二撒西方庚計金,代代子孫出公卿。三撒南方丙丁火,代代子孫發家伙。四撒北方壬癸水,代代子孫富貴隨。五撒中央戊已土,代代子孫壽彭祖。現在五穀撒落土,代代子孫出大官虎。五奉九天玄女勒!」。撒五穀後取墓土一塊放入斗灸嗣即道僧斗內五穀豐登,財丁興旺,家業騰達。分五穀吉語如下:「一要人丁千萬口。二要財寶儘豐盈。三要子孫當量盛。四要頭好聰穎。五要登科會趁早。六要牛馬結成群。七要南北山府庫。八要壽命真永長。九要家財石崇富。十要富貴永無疆。五穀平分,百子千孫。
(四)返主:分罷五穀,神主放入斗內,與斗久留存少許五穀等,由長孫「魂轎」攜回,稱「返主」。安葬儀式畢返家後,喪家備餐請道卻、抬棺工人或其他工作人員。
舊時餐用豬肉都切成三角形,別於平時心切法,故俗稱「吃三角肉」則有參與喪式之意。而券則菜肴放置於監湖(簸箕),蹲於地上用餐,以表孝道。
喪儀完結,出嫁女兒及親戚歸家時,喪家須送發粿(含意居達)。桶箍(含意闔家園圓)、菜(台語與久音同,含意長壽(等物貼上紅紙,帶回家以討吉利。而喪家不得打招呼,如請其再來等(因喪事不可再)。
十三、做功德:它葬後搭棚設壇,長孫女執傘遮蓋桌上魂帛,面向壇坐於壇前,請司公(道僧)誦經做法事,俗稱「做司」。本以死者之名施功德,以贖生前罪孽,而藉佛力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惟所做法事,不祇「開魂路」、「做功德」等,且雜有走赦馬(司公數人,手執紙馬、紙人作追逐遊戲)、弄鐃(以鐃鈸作各種演技)、挑經(一司公挑經卷,作難分難捨狀過奈河橋,使孝券悲憫而擲錢施捨(、放燄口(口火吐火)等雜技表演。故古時有一諧聯曰:「孝子報親恩,無工無不可。儒生從道教,其然其豈然」,識者所不以為然也。
十四、圍庫錢:做司後,孝券圍繞燒冥紙及紙製庫官庫吏,曰「圍庫錢」。因恐被別家亡魂劫掠,故圍守庫錢也。俗信庫錢可付托死者,轉交與早先亡故之親屬,稱「寄庫」,故多燒而不與子媳參加圍燒,恐被亡故家屬冒收也。
十五、安靈:返主拜懺後設靈桌,上置魂身(仿死者紙像)、魂帛,兩帝置桌頭嫺(紙製僕婢各一),魂帛前置香爐、靈燭、油燈等物件,桌旁放幢幡,稱「靈」或「安靈」。富者僱「糊紙匠」設富麗孝堂,俗稱「結靈壇」。靈位於除靈時撤除,靈桌往昔多棄於效外。
(一)孝飯:自靈時起,每日早晚於前供飯(飯上插箸一雙,菜湯一碗)及洗臉盆、毛巾,稱「拜孝飯」,祭拜燒冥紙。拜孝飯時女眷須於靈前哀哭,曰「叫起叫睏」一直至除靈止。
(二)做七:死後每隔七日,做七一次,稱「做七」。做七應備牲醴菜肴奠祭。倘遇農曆初七、十七、二十七,稱「撞七」,提前一日半夜做七。死後第七日稱第七日稱「頭七」,俗以死者此日始知己死,亡靈將歸宅哀哭,故於午夜後即哀哭致祭至中午,前延請道僧誦經,開魂路,舉行法懺。二、四、六七為小七,奠祭從簡。三七為「查某子(女兒)七」應早出嫁女兒奠祭,仍請道僧誦經做功德,儀式隆重。五七為「查某孫仔(姪女)七」或稱「親房七」由族親致祭。七七為尾七,仍請道僧法懺奠祭。
做七除上壽者照七七四十九日為尾七外,未上壽者即俗所謂「死人快過日」,一般多自二七起短為六日,因此實則做尾七為第四十三日。
十六、除靈:俗於死後一百日前後,擇吉日舉行奠祭,稱「做百日」。飯肴須稍為豐盛,並請道房屋與「魂身」一併焚人供死者居住。古俗力有除靈次日,孝婦除孝服,理髮沐浴換素衣,至寺廟行香後,始可回娘家省親,曰「行圓」,孝男亦於除靈後始可理髮。俗信百日久為不淨之身,大吉祥頗受禁忌。除靈後即早「精孝」換為「幼孝」,稱「換孝」。
十七、做對年:死後一週年祭,俗稱「做對年」。死者始合祀於祖先牌位,稱「合爐」,並即「脫孝」。在帶孝期內,喪家年節不作粿粽之類,由親戚餽贈。
(摘錄自「民雄鄉誌」)
2009年11月13日 星期五
孝服與帶孝
在文獻有計載部分因該是有周公制禮作樂說起,而以前麻布是屬於較粗俗及最容易取的的布料,為象徵親人往生一切樸素哀傷的心情,所以用其來當作孝服,
孝服與帶孝(孝誌)/喪家親友帶孝區分
孝服(五服)古代: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
孝服(五服)現代:麻布、苧布、藍布、黃布、紅布。
麻布~孝男、孝媳、未嫁女、長孫內苧衣外加麻衣。
苧布~出嫁女、孫、姪。
藍布~曾孫。
黃布~玄孫。
紅布~來孫。
成服:大殮時。 除服:喪日出殯後所有法事做完滿七除服。(現今清氣靈都於奠禮當日除服)。
火葬:孝男~已婚*穿長袖麻衣,頭帶白布套麻草索三條。(麻草圈)。未婚*穿無袖麻衣,麻草圈中間剪掉只剩二條。
土葬:外加孝杖(一尺二)。兒子-紅黃藍苧麻。長孫-相反。
孝媳~頭帶麻頭罩(白部上面縫麻布)。孕婦:肚子要綁紅布。
女兒~未嫁女同孝媳。 出嫁女~穿苧衣。白頭罩,罩頭麻下苧上縫一塊。 義女、養女~同孝女,外加紅布。
長孫~帶草圈,白部底上加苧再加麻。已婚草索三條,未婚中間剪掉只剩二條。身穿苧衣上加麻衣。已婚*穿長袖,未婚*穿無袖。
長孫媳:苧麻頭罩(苧下麻上)。身穿苧衣上加麻衣。
孫子:頭綁雙連巾,頭白+苧。身穿苧衣。
孫女:苧頭罩,身穿苧衣。
外孫:頭綁雙連巾,頭白+苧+紅。身穿苧衣。
外孫女:苧頭罩+紅,身穿苧衣。
曾孫:有做好的整套衣服。藍衣服、藍腰帶、頭帶藍老包。
曾孫女:藍衣服、藍頭罩。
外曾孫,外曾孫女:同上,頭+紅。
玄孫:穿黃喪服。
來孫:穿紅喪服。
姪子:身~苧衣,頭~綁頭巾綴苧布或綁手臂。
姪女:身~苧衣,頭~苧頭罩。
姪孫:苧+藍+紅。可穿藍喪服,若不穿衣,只綁手臂雙連巾(男),頭罩(女)。
夫妻:不著服,上山不相送。
兄弟姐妹:只綁雙連巾(男)(男、女皆可),白頭罩(女)。
姻親:男歿*左手,女歿*右手。雙連巾+紅。
外省籍貫喪服:
孝男:頭~麻方帽。 孝媳:全麻頭罩。 未嫁女:同孝媳。
長孫:頭~麻方帽+紅。身穿麻衣。
長孫媳:全麻頭罩+紅。身穿麻衣。
現在有很多家屬也會統一穿黑袍或海青在從被上的孝制去做區別
孝服與帶孝(孝誌)/喪家親友帶孝區分
孝服(五服)古代: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
孝服(五服)現代:麻布、苧布、藍布、黃布、紅布。
麻布~孝男、孝媳、未嫁女、長孫內苧衣外加麻衣。
苧布~出嫁女、孫、姪。
藍布~曾孫。
黃布~玄孫。
紅布~來孫。
成服:大殮時。 除服:喪日出殯後所有法事做完滿七除服。(現今清氣靈都於奠禮當日除服)。
火葬:孝男~已婚*穿長袖麻衣,頭帶白布套麻草索三條。(麻草圈)。未婚*穿無袖麻衣,麻草圈中間剪掉只剩二條。
土葬:外加孝杖(一尺二)。兒子-紅黃藍苧麻。長孫-相反。
孝媳~頭帶麻頭罩(白部上面縫麻布)。孕婦:肚子要綁紅布。
女兒~未嫁女同孝媳。 出嫁女~穿苧衣。白頭罩,罩頭麻下苧上縫一塊。 義女、養女~同孝女,外加紅布。
長孫~帶草圈,白部底上加苧再加麻。已婚草索三條,未婚中間剪掉只剩二條。身穿苧衣上加麻衣。已婚*穿長袖,未婚*穿無袖。
長孫媳:苧麻頭罩(苧下麻上)。身穿苧衣上加麻衣。
孫子:頭綁雙連巾,頭白+苧。身穿苧衣。
孫女:苧頭罩,身穿苧衣。
外孫:頭綁雙連巾,頭白+苧+紅。身穿苧衣。
外孫女:苧頭罩+紅,身穿苧衣。
曾孫:有做好的整套衣服。藍衣服、藍腰帶、頭帶藍老包。
曾孫女:藍衣服、藍頭罩。
外曾孫,外曾孫女:同上,頭+紅。
玄孫:穿黃喪服。
來孫:穿紅喪服。
姪子:身~苧衣,頭~綁頭巾綴苧布或綁手臂。
姪女:身~苧衣,頭~苧頭罩。
姪孫:苧+藍+紅。可穿藍喪服,若不穿衣,只綁手臂雙連巾(男),頭罩(女)。
夫妻:不著服,上山不相送。
兄弟姐妹:只綁雙連巾(男)(男、女皆可),白頭罩(女)。
姻親:男歿*左手,女歿*右手。雙連巾+紅。
外省籍貫喪服:
孝男:頭~麻方帽。 孝媳:全麻頭罩。 未嫁女:同孝媳。
長孫:頭~麻方帽+紅。身穿麻衣。
長孫媳:全麻頭罩+紅。身穿麻衣。
現在有很多家屬也會統一穿黑袍或海青在從被上的孝制去做區別
老蔡的以退為進
漢朝的揚雄曾寫道:
昔乎顏淵以退為進,天下鮮儷矣。
顏淵以謙遜退讓,取得德行的進步。這是這句成語的由來。
鮮儷,就是極少有可與之相比擬、匹敵的。
表面上退卻,是為了實際的進攻或者晉升。
舉一個歷史上的知名例子:孔融讓梨。
東漢末年時的孔融,與兄長一同吃梨,
他取小的,把大的讓給兄長,
這不只是友愛兄弟的展現,也可視作以退為進的實踐。
孔融選了小梨,這是退,但他的選擇傳為鄉里美談,這便是大進了。
今天的老蔡,也學會了這招.{如果你真的要這個位子,我可以"考慮"讓出來..但是,不要忘記,我是票選的..}
昔乎顏淵以退為進,天下鮮儷矣。
顏淵以謙遜退讓,取得德行的進步。這是這句成語的由來。
鮮儷,就是極少有可與之相比擬、匹敵的。
表面上退卻,是為了實際的進攻或者晉升。
舉一個歷史上的知名例子:孔融讓梨。
東漢末年時的孔融,與兄長一同吃梨,
他取小的,把大的讓給兄長,
這不只是友愛兄弟的展現,也可視作以退為進的實踐。
孔融選了小梨,這是退,但他的選擇傳為鄉里美談,這便是大進了。
今天的老蔡,也學會了這招.{如果你真的要這個位子,我可以"考慮"讓出來..但是,不要忘記,我是票選的..}
2009年11月11日 星期三
劉備借荊州
魯肅胸懷大志,眼光遠大,大智大勇,可以從資治通鑒的記載中看出來。
200年,魯肅向孫權分析天下局勢,和諸葛亮207年的隆中策一樣,建議“曹操不能除,為今之計只有保守江東以觀天下之禍吧。如果北方多事,可除黃祖,進伐劉表,將長江一帶占 為已有,這就是王業的基礎了。”
208年,魯肅聽說劉表死,就向孫權建議要到荊州去說服劉備合作取荊州,共同對抗曹操。 曹操用兵神速,魯肅只能在夏口合劉備的敗兵。
魯肅與劉備談論天下形勢,並說服劉備投靠孫權,接受孫權幕僚長的職務。
曹操從江陵順著江東直追下來。諸葛亮對劉備說:“情況緊張,請讓我向孫權求救。”於是與魯肅來見孫權。諸葛亮激將孫權,過後便不再在赤壁之戰中出現。其實直到210年周瑜病 死,諸葛亮都沒有在《資治通鑒》裏出現過。
208年張昭等吳國郡僚害怕曹操水軍八十萬壓境而大多數都要投降。只有魯肅反對,並建議叫周瑜回來商量。周瑜以三萬水軍擊敗曹軍於赤壁。赤壁之戰剛過,周瑜表奏將魯肅的兵交給呂蒙統領。呂蒙稱讚魯肅:“魯肅有才略,況且遠近皆因仰慕他的威名前來,于大義上不可侵奪他的功勞。”
210年周瑜死前致信孫權推薦魯肅:“魯肅忠烈,處事謹慎,可以代瑜盡忠,如果將軍能夠采信臣的忠言,則死亦瞑目。”
孫權任命魯肅代替周瑜領兵。魯肅勸說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兩方聯合,共同抗曹,孫權答應了,這促成了三國鼎立的 局面。
215年記載,最初,周瑜、甘甯屢勸孫權取蜀地,孫權問劉備反響。劉備認為這不是好計:“劉璋和我同一宗室,你如果真要攻取蜀地,我只好披發入山,以求不失信於天下。”並派大軍 阻擋吳軍。
劉備西攻劉璋時,孫權大罵:“狡猾的東西,竟然奸詐到這種地步!”等到劉備取得益州,孫權想討回荊州,劉備不還,而說:“等到孫權涼州平定,我才把荊州全部歸還。”劉備借荊州,有借沒還,並多次欺騙孫權,使得吳、蜀兩國鬧得很僵。三國鼎立的局面是怎麼維持的呢?當然是靠魯肅了!
200年,魯肅向孫權分析天下局勢,和諸葛亮207年的隆中策一樣,建議“曹操不能除,為今之計只有保守江東以觀天下之禍吧。如果北方多事,可除黃祖,進伐劉表,將長江一帶占 為已有,這就是王業的基礎了。”
208年,魯肅聽說劉表死,就向孫權建議要到荊州去說服劉備合作取荊州,共同對抗曹操。 曹操用兵神速,魯肅只能在夏口合劉備的敗兵。
魯肅與劉備談論天下形勢,並說服劉備投靠孫權,接受孫權幕僚長的職務。
曹操從江陵順著江東直追下來。諸葛亮對劉備說:“情況緊張,請讓我向孫權求救。”於是與魯肅來見孫權。諸葛亮激將孫權,過後便不再在赤壁之戰中出現。其實直到210年周瑜病 死,諸葛亮都沒有在《資治通鑒》裏出現過。
208年張昭等吳國郡僚害怕曹操水軍八十萬壓境而大多數都要投降。只有魯肅反對,並建議叫周瑜回來商量。周瑜以三萬水軍擊敗曹軍於赤壁。赤壁之戰剛過,周瑜表奏將魯肅的兵交給呂蒙統領。呂蒙稱讚魯肅:“魯肅有才略,況且遠近皆因仰慕他的威名前來,于大義上不可侵奪他的功勞。”
210年周瑜死前致信孫權推薦魯肅:“魯肅忠烈,處事謹慎,可以代瑜盡忠,如果將軍能夠采信臣的忠言,則死亦瞑目。”
孫權任命魯肅代替周瑜領兵。魯肅勸說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兩方聯合,共同抗曹,孫權答應了,這促成了三國鼎立的 局面。
215年記載,最初,周瑜、甘甯屢勸孫權取蜀地,孫權問劉備反響。劉備認為這不是好計:“劉璋和我同一宗室,你如果真要攻取蜀地,我只好披發入山,以求不失信於天下。”並派大軍 阻擋吳軍。
劉備西攻劉璋時,孫權大罵:“狡猾的東西,竟然奸詐到這種地步!”等到劉備取得益州,孫權想討回荊州,劉備不還,而說:“等到孫權涼州平定,我才把荊州全部歸還。”劉備借荊州,有借沒還,並多次欺騙孫權,使得吳、蜀兩國鬧得很僵。三國鼎立的局面是怎麼維持的呢?當然是靠魯肅了!
六尺巷的故事
六尺巷的故事實際發生在安徽桐城。張英的府第與吳宅相鄰。吳家蓋
房欲佔張家隙地,雙方發生糾紛,告到縣衙。相府家人遂馳書京都。
張英閱罷,立即批詩寄回,詩曰:「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
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註二】家人得詩,旋即
讓地三尺。吳姓家人深為感動,也出三尺,於是便形成了一條六尺寬
的巷道。此巷在桐城縣西南隅,東起西後街,西抵百子堂,巷南為舊
時宰相府,巷北為吳姓住宅,長約100米。「六尺巷」是充斥著愚忠
愚孝的中國傳統故事中、極少數有關恕道與謙讓的故事,至今傳為美
談。也因此,六尺巷的故事流傳極廣,以至於人云亦云,雖然只隔三
百多年,無論發生的人、時、地,都產生了非常多不同的版本。(
房欲佔張家隙地,雙方發生糾紛,告到縣衙。相府家人遂馳書京都。
張英閱罷,立即批詩寄回,詩曰:「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
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註二】家人得詩,旋即
讓地三尺。吳姓家人深為感動,也出三尺,於是便形成了一條六尺寬
的巷道。此巷在桐城縣西南隅,東起西後街,西抵百子堂,巷南為舊
時宰相府,巷北為吳姓住宅,長約100米。「六尺巷」是充斥著愚忠
愚孝的中國傳統故事中、極少數有關恕道與謙讓的故事,至今傳為美
談。也因此,六尺巷的故事流傳極廣,以至於人云亦云,雖然只隔三
百多年,無論發生的人、時、地,都產生了非常多不同的版本。(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