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

土地公



土地公


彰化縣花壇鄉白沙坑文徳宮~全台唯一道光皇帝敕封狀元帽的福德正神。

土地神,又有各種稱謂包括 伯公、大伯公、福德正神、福德老爺、土地公公、土地伯公、福德公、土地公, 地主爺, 土地爺、福德、土公、土地、土伯、土正、社神、社公、社官等。琉球稱為土帝君。

土地神乃中國民間信仰普遍的神之一,主要流行於漢族地區,部分受漢文化影響的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屬於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是具有福德的善鬼神;在中國大陸,中華民國時期及之前,凡有漢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情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現代多屬於祈福、求財、保平安、保農業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諸神中地位較低,也是與人民較親近的神祇。

土地神的起源
中國自古就有土地神的崇拜,。《春秋公羊解詁》云:「社神者,土地之主也」;《通俗篇》則載:「今凡社神,俱呼土地。」《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云:「社稷之神為上公。」杜預解釋之曰:「用幣於社,謂請教於上公。」《後漢書.方術傳》亦有社公之名。後世遂稱之為土地公。《春秋左氏傳》載,炎帝十一世孫句龍,因為平定九州有功,官居后土之職,並封為上公,他死後祀之為「社」,而成為土地公。 《左傳通俗篇》有云:「凡有社里,必有土地神,土地神為守護社里之主,謂之上公。」[來源請求]。所謂土地神就是社神,其起源是來是對大地的敬畏與感恩;說文解字:「社,地主爺」,顧名思義,社就是土地的主人,社稷就是對大地的祭祀,又有后土之說;《禮記》:「后土,社神也」;史記·封禪書:「湯以伐夏,祭告后土」,後漸由自然崇拜轉化為人格神;禮記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此似為社神人格化之始。祭拜土地神的日子稱為社日,分春社和秋社。
在一般民間的信仰中,神明多半會有明確的出身,但土地神的出處很多,眾說紛紜,傳說之多不勝枚舉,此舉兩例。
一說為:周朝一位官吏張福德,生於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自小聰穎至孝,三十六歲時,官朝廷總稅官,為官廉正,勤政愛民,至周穆王三年辭世,享年一百零二歲,有一貧戶以四大石圍成石屋奉祀,不久,由貧轉富,百姓咸信神恩保佑,乃合資建廟並塑金身膜拜,取其名而尊為「福德正神」,故生意人常祀之,以求生意發展。
另一說為:周朝時,一位上大夫的家僕張福德(或張明德),主人赴遠他地就官,留下家中幼女,張明德帶女尋父,途遇風雪,脫衣護主,因而凍死途中。臨終時,空中出現「南天門大仙福德正神」九字,蓋為忠僕之封號,上大夫念其忠誠,建廟奉祀,周武王感動之餘說:「似此之心可謂大夫也」,故土地公有戴宰相帽者。
民間信仰中,土地神是各地不同的,也是有任期限制的。甚至有德之人死後,可被上帝封為土地神。如蒲松齡《聊齋誌異》書中,就有一位溺死於河中的「王六郎」鬼魂,頗有慈愛之心,不忍以一位抱著嬰兒的婦女為替身,被上帝任命為山東招遠鄔鎮的土地神。

土地神的神格與職能
一般來說土地神是基層的神明,專家學者認為土地公為地方行政神,保護鄉里安寧平靜。也有學者認為其屬於城隍之下,掌管鄉里死者的戶籍,是地府的行政神。若縣長為土地公加冠晉爵,代表加冕授階,戴上官帽後的福德正神,晉升到相當於(縣)城隍爺的位階。
故漢族許多地區的習俗,每個人出生都有「廟王土地」——即所屬的土地廟,類似於每個人的籍貫;人去世之後,道士做超度儀式(即做道場)時,都會去其所屬土地廟作祭祀活動。或者是新死之人的家屬,到土地神廟,稟告死者姓名生辰等資料,以求土地神為死者引路。
閩南人則認為,土地神可以保佑農業收成,也可以保佑生意人經商順利,旅客旅途平安,甚至還保護墳墓,不受邪魔的侵擾。土地神是功能性極強的神明。一般說法,土地神為地方之守護神祇,為鄉里之神,也有財神的性質。臺灣民間信仰之中,玄壇真君與福德正神(土地公),是公司、商社的財神與守護神祇,習俗滲透至今,定正月初五開工日(即玄壇真君巡遊人間之日),十二月十六尾牙日(即土地神年終牙祭日)。

土地神的造像
在廣東、香港、澳門、閩南、潮州、台灣、琉球等地區,有的土地神旁伴有土地神的夫人,稱為土地婆、伯婆、伯姆等。
而土地神的造像有塚(塚土型伯公見於六堆),石,樹,祠,偶等類型。一般都是以長者形象出現,但服飾則有所不同,市區、鬧區的土地神像多為富人樣貌,甚至手持玉如意、金元寶、銀錠。田野地區的土地神像一般多持柺杖。山區的土地神像,則有騎馬、騎虎甚至騎龍、麒麟的。有些地區會將土地神像以文官樣貌呈現,以崇高其神格。
土地神也兼具財神的神格,持有物品主要是,左手拿金元寶或銀錠、右手拿拐杖或如意為主。官帽則是丞相帽或員外帽為主,有少數地區則是狀元帽(例如彰化縣花壇鄉白沙坑文徳宮是台灣唯一戴狀元帽的土地公,由清朝道光皇帝所敕封。花壇鄉白沙坑(文德村)曾維楨氏,天生賢能,十六歲進舉,並赴京城參加會試,且榮獲雁塔題名,又在殿試時成績優異,名列翰林高冊,並蒙皇帝召見,皇上在接見新科翰林時,見其後有一白髮蒼顏的老翁,但忽而不見,便詢問:「曾卿後面所立老翁何人」,曾翰林奏曰:「臣並無帶人上殿,只有結帶轄境之福德正神香火,藉護考途平安」,皇上稱其靈驗,故敕封與翰林同格,並頒給御製烏紗帽乙頂,由翰林代領,是為文徳宮福德正神之由來。
台灣傳說「土地神轄山中虎」,而土地神坐騎也常被認為是虎,也有傳說虎神能守護廟境。故許多廟宇會在土地神的供桌下供奉一座虎的雕像,謂之「虎爺」、「虎將軍」。

土地廟,又稱福德廟、伯公廟,為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廟宇),多於民間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屬於分佈最廣的祭祀的建築,鄉村各地均有分佈。

土地廟因神格不高,且為基層信仰,多半造型簡單,簡陋者於樹下或路旁,以兩塊石頭為壁,一塊為頂,即可成為土地廟,俗稱「磊」型土地廟。也有簡單以水泥或磚塊砌成小廟,現今位於台灣屏東縣南州鄉七塊村之傳說藝品公司甚至有工廠開模具,以水泥灌製大量生產,也有土地廟因香火鼎盛,逐漸中大型化者

祭祀

於土地公生日(土地誕:農曆二月初二)或得道日(中秋:農曆八月十五日)前一晚上行還神祭典,當天準備牲禮或水果祭品到伯公壇祭拜。
《諸羅縣志》:「中秋祀當境土神,與二月二日同;訪秋報也。四境歌吹相聞。為之社戲」,故所謂春祈秋報即與上述兩日相同,現今之祭儀應為舊有社祭習俗之變。
作牙:「作牙」,習俗上舊曆每月的初二、十六,商家都祭拜「本地財神」(通常當地財神即為土地公),稱之「作牙」,又稱「牙祭」、「作禡」。有些地方是朔望(初一、十五)祭拜土地公。
掃墓:民間認為土地神乃墓園之守護,故掃墓前需先祭拜土地神,答謝其看守墳墓之辛勞。

2014年2月21日 星期五

道德經 第五十四章 善建

道德經  第五十四章  善建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修之於家,其德乃餘;
修之於鄉,其德乃長;
修之 於國,其德乃豐;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

道德經 第五十三章 大道

道德經  第五十三章  大道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
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
服文綵,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
是謂盜夸,非道也哉。

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

道德經 第五十二章 守母

道德經 第五十二章  守母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用其光,復歸其明;
無遺身殃,是為習常。

2014年2月15日 星期六

道德經 第五十一章 尊貴

道德經 第五十一章  尊貴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生而弗有,為而弗恃,長而弗宰,是謂玄德。

2014年2月14日 星期五

道德經 第五十章 生死

道德經  第五十章  生死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
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2014年2月13日 星期四

元宵節

元宵節起源自中國,關於元宵節的由來,說法很多,最早可追溯至秦漢時代。秦末就有:“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说。本稱「上元」,是農民祈求豐收的日子,也是道教的天官誕。人們在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减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這天是第一個月圓之夜,人們也在這天祭月和賞月,祈求豐收。

而中國某省民間則相傳:二千年前,佛教傳入中國,當第一次月圓的時候,人們隱隱約約可以見到月光下有十七位天神在翩翩飛舞,有一年浮雲遮敝了天空,人們突然不見天神蹤跡,十分恐慌,於是紛紛點火把,照亮天空,找尋天神,自此以後,雖然看不見天神,人人卻仍年年點燃火把找尋天神,相延成襲,就變成一種風俗了。後來點火把在一些地區演變成點燈籠或生篝火。

另據史籍記載,元宵節開始於西漢時期。相傳漢惠帝劉盈駕崩後,呂后一族控制了政權。呂后卒後,周勃、陳平等元老奮起剿平「諸呂之亂」,擁戴劉恆登基,是為漢文帝。文帝博採眾臣建議,精心治國,使漢帝國再次強盛起来。因掃除諸呂恰值正月十五,所以在每年的這天晚上,文帝微服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以示紀念。漢文帝因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还有说法认为,漢武帝時聽從謬忌之說,對於太一神十分虔誠,在甘泉宮修建太一詞壇,無論是伐南越、得天馬,甚至冬至也要祭祀太一神,在正月十五日祭太一神最隆重,從黃昏開始,通宵達旦用盛大的燈火祭祀,加上夜晚常有流星經過祠壇之上,從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張燈結綵的習俗。

也有說法是,漢明帝篤信佛法,聽從蔡愔的建言,敕命正月十五夜,在宮內「燃燈表佛」,從此民眾效仿,皆點燈供奉佛祖。東漢末年,元宵节作为节日才正式初步形成。

現代研究認為元宵節源于對火的崇拜和祈求新年豐收,人們點火以驅除蟲蛇猛獸,並祭祀滿月,初期是點火把,後來分別發展成點篝火、掛燈籠的習俗。

除了中國不同地區皆常見的掛燈籠、鬧花燈外,還有其他與
燈、火相關習俗。中國西南地區流行點燃篝火,閩南、廣東、台灣等地在元宵節前後祝賀添丁的開燈儀式,也有些地區在元宵節前由娘家送花燈給新嫁的女兒或親友送給不育之家祈求添丁。也有不少地區有【放天燈】祈求平安的習俗。


元宵節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吃元宵、吃湯圓、打燈謎」及各式各樣的民俗活動、造命開運術有:

1、走三橋,去百病。
2、摸門釘,求添丁。
3、撞天官,祈賜福。
4、偷挽葱,嫁好尪。
5、偷著菜,嫁好婿。
6、拔竹籬,生囝兒。
7、照井水,面卡水(美)。
8、迎新月,祈情緣。

2014年2月12日 星期三

“五福臨門”是指哪五福?

「五福」這個名詞,原出於《書經》和《洪範》。現在已成為家喻戶曉的辭句了,幾乎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五福臨門」這個成語,可是很少人知道「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種福。至於福臨門的原理,明白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到底五福是什麼呢?第一福是「長壽」,第二福是「富貴」,第三福是「康寧」,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終」。

《書經》上所記載的五福是: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長壽」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壽綿長

「富貴」是錢財富足而且地位尊貴。

「康寧」是身體健康而且心靈安寧。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寬厚寧靜。

「善終」是能預先知道自己的死期。臨命終時,沒有遭到橫禍,身體沒有病痛,心裏沒有罣礙和煩惱,安詳而且自在地離開人間。即是盡享天年,壽終正寢。

然而由於避諱,東漢桓譚於《新論·辨惑第十三》把「考終命」更改,五福改為:「壽、富、貴、安樂、子孫眾多。」

值得注意的是,”五福“中并沒有”貴“。《尚書》原來稱作《書》或者《書經》,漢代以後改稱《尚書》,意思是上代之書。《尚書》是中國第一部上古歷史檔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彙編,它記載的內容,上自堯,舜,下至春秋時期的秦穆公,包括了夏、商、周三代。由此可見,在大一統的集權制度出現以前,人們并不以做官為福,”大富大貴“的叫法是後來的事,”福壽雙全“才是上古時期中國人所追求的。

「五福」中有兩福(壽、考終命)都跟壽命有關,這也是遠古人類所追崇的原始。古人把壽命分成上壽、中壽、下壽三種,三種壽命的年齡說法不一,《莊子。盜跖》說:"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唐代學者孔穎則說:“上壽百年以上,中壽九十以上,下壽八十以上,”高壽既是古人的追求,也是最大的福氣,所以按照古代的禮節,活到八十以上壽終正寢的,送禮不用白布,而是用紅色的輓聯和紅色的帳子,稱為喜喪,也就是把喪事當做紅事辦。

2014年2月11日 星期二

道德經 第四十九章 德善

道德經 第四十九章  德善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聖人在天下,歙歙為天下渾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2014年2月10日 星期一

道德經 第四十八章 日損

道德經  第四十八章  日損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
取天下常以無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2014年2月9日 星期日

道德經 第四十七章 不出

道德經  第四十七章  不出

不出戶,知天下;
不闚牖,見天道。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2014年2月6日 星期四

道德經 第四十六章 知足

道德經  第四十六章  知足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
咎莫大於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014年2月4日 星期二

道德經 第四十五章 清靜

道德經  第四十五章  清靜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躁勝寒,靜勝熱(此兩句一作「靜勝躁,寒勝熱」),
清靜為天下正。

2014年2月2日 星期日

道德經 第四十四章 知止

道德經  第四十四章  知止


名與身孰親?
身與貨孰多?
得與亡孰病?
是故甚愛必大費,
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